汉江跳舞(汉江跳舞视频)

余文周是安康汉滨区人,今年70岁,自小在汉江边长大的他游泳技术很好。2016年7月,退休在家的余文周参与成立并加入了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担任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支部书记一职。自加入救生队至今,他多次从汉江中营救出落水者,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大余”,因为舞技精湛也被人们称作汉江“舞王”。
热爱游泳、跳舞
加入汉江志愿者救生队
1952年,余文周出生在安康市汉滨区,自小他就在汉江边游玩戏水,常年下来,他不仅熟悉水性,更熟悉汉江。1972年,20岁的他参军,之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78年,退役后的余文周先后在防汛办、水泥制管厂工作,随后又调往安康市土产日杂公司,一直工作到2012年退休。这一期间,他经历了1983年特大洪水,参与了营救乡邻、转移人员,也见识了汉江的凶猛。
3月13日,余文周说,自己喜欢游泳、健身,平常也爱跳舞。“退休后在家带孙子,除了买菜做饭看电视,就不知道该干啥,我觉得不能把日子浪费了。”因此,去汉江游泳、在江边跑步成了他的每日必做之事,傍晚时,他还会去周边广场跳交谊舞。
余文周说:“2016年7月,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成立,我得知后就加入了,当时就想找个喜欢游泳的组织,也没考虑太多。”这对余文周来说,既是责任,也是压力。
汉江志愿者救生队队长周云康说,平常参加各项救援任务和公益活动,余文周始终冲在最前线。“你别看他70岁,平常跟我们一起下河游泳、巡江救人一点儿不差,他还自学理发,给队员还有社区居民们免费理发。”
听到呼喊声迅速跳江救人
事后才发现摔伤了腿
对于余文周而言,跳舞是爱好,而救援则是使命。
据网友现场目击拍照和资料记述,2017年6月28日21时许,余文周正在汉江一桥下跟舞伴跳舞,“隐约听到江边有人喊‘救命’,我就感觉不对,跑到栏杆边得知有人落水。”人命关天,当时65岁的余文周从两米多高的堤坎跳下,游向江中约40米位置,仅用10分钟就将落水者救上了岸,事后他才发现自己从堤坎跳下时摔伤了腿。
据余文周介绍,落水者是名20来岁的小伙,不熟悉水情,当天本想趁着乘凉下水游一圈,没想到上游电站放水,水位上涨、水流加速。小伙因体力不支越游越远,急忙喊“救命”,危急时刻幸好余文周挺身而出。事后,小伙同家人也看望了受伤的余文周,为其赠送锦旗。自此,汉江“舞王”也被队员们熟知。
对余文周来说,多年来救了多少人早已记不清了,唯独对有一次营救一名孩子感触颇深。
2016年9月16日14时,汉江一桥2墩位置有人员溺水,其中一名儿童已经沉入江底。余文周介绍:“外地人一般不知道,汉江水最深、最危险的位置就在一桥几个桥墩附近,而且还有泄洪沟,水位在两米以上,最深有4米。”经过数次深潜,余文周和队友终于将溺水儿童营救上岸。遗憾的是,经过医院全力抢救,还是未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提起这段经历,余文周感慨道:“溺水的孩子在附近上学,只有八九岁,跟我孙子一样大,当时抓着他的肩膀,我心里特别难受,太可惜了……”
余文周称,汉江每年发生溺水事故的人员,除了轻生的,大多都是学生、儿童。“孩子们年龄小不知道危险,喜欢下汉江,我们救生队这些退休的人一天也闲着,平常汉江游两圈、跑跑步,遇到年龄小或者外地口音的,我们都会打招呼提醒、格外照看。”
义务理发、公益宣传、清理江边……
他是“最美汉滨人”
热爱游泳、跳舞、健身,70岁的余文周身体十分硬朗,趴下一口气就是50个俯卧撑,跳入江中游上三四十米来回游刃有余。余文周表示,自己身体上小毛病也有,但是没有太大影响,老伴儿也支持自己做这些。
据余文周介绍,自己一家生活和睦,女儿孝顺,生活上没有什么烦恼,这才踏踏实实地把心放在救生队和公益活动上。
“老余,来给我推个头。”采访现场,一位救生队员熟络地喊着余文周,只见余文周立刻从包里拿出理发工具,便在江边开始忙活。
队员向女士说,余文周经常给队员、社区居民们义务理发,平常在江边游泳、跑步都会号召大家一起捡拾垃圾。向女士说:“每次我们救生队有公益活动,余文周总是冲在前面,比如进社区义务理发、慰问敬老院老人、进学校做防溺水宣讲、给重症患者捐款等等。”
据了解,余文周曾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救生队员”“最美汉滨人”等。 华商报记者 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