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擅长跳舞(很擅长跳舞翻译)
她是迎新晚会上的舞蹈精灵,翩若惊鸿是其风采;她是实验室里的科研女神,刻苦钻研是其常态;她是众创空间执笔未来的追梦人,不惧未来是其追求。她,就是
长安大学
2018级本科生卢奕彤。今天,她带着从容自信、惊艳时光的美好向我们缓缓走来。 
行我所想,无问西东卢奕彤,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现任水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入学以来累计发表两篇北大核心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中交通力"一等奖学金,多次获得学业优秀奖,课程优秀奖并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第五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第二十八届陕西省大学生艺术文化节舞蹈大赛铜奖等奖项。
叔本华在《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里曾经写道:"生命本身,就是处处布满漩涡与暗礁的海洋。"而卢奕彤,无疑正是那个在生命海洋里奋力搏击的勇士。

大一的时候,卢奕彤就已经加入了心仪的
科创团队
。此后,她的暑假一直在雁塔校区的实验室里度过。季月烦暑,流金铄石,当别人在空调房里悠哉游哉时,她在实验室里测数据到深夜。"有忙碌才会有假期,如果没有经历过忙碌,那假期就没有意义。"
怀着对科创的热爱,卢奕彤披荆斩棘,冲破重重困难,初心不负。但卢奕彤在科研路上也经历过迷茫和痛苦。她说,最困难的是研究的过程,当所有未知的事情扑面而来的时候,努力都显得苍白。"有的时候连续好几天没有进展,无法往前更进一步的那种感觉,我无法表达出来......"做实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和结果时,她"吃饭在想,洗澡在想,做梦的时候还在想。"面对强压,她仍旧锲而不舍,不断地查文献,不断地钻研,而她也从这些经历中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财富,正是
这段"痛苦"的时光塑造了她坚毅的品格和丰富的思想。
"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吧,自己也成长了很多。"卢奕彤说。 
在参加全国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时,正逢疫情爆发,整个团队只能线上交流,讨论实验到凌晨成了家常便饭。卢奕彤回忆到,有一次她们讨论到凌晨三点,整个团队都在为如何改进项目而努力,因为他们知道,作为
长安大学唯一一支入围决赛的队伍
,这次比赛不仅关乎自己团队的荣誉,更关乎学校的荣誉。凭借想要成功的强大信念,卢奕彤和她的队友们一起配合,一起熬夜,一起奋斗,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的好成绩,每个不眠的夜晚也终于得到了回应。这也是她认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拥抱世界,认真生活,卢奕彤怀着一颗炙热而勇敢的心,投身科创。她行走在卓越前行的道路上。行她所想,无问西东。
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刚入学时,卢奕彤遇到一位 "同门师姐",在和学姐交流的过程中卢奕彤逐渐认识了科创,也知道了什么是论文、如何写论文。"她真的是我的恩人。"卢奕彤多次感叹榜样的力量是多么重要,"人家能发五篇论文,你就发了一篇,你凭什么不努力;人家能拿国家一等奖,而你就只有个二等奖,你为什么停下来不继续?"榜样的力量引导着她的大学生活。"比你优秀的人还在拼搏,你又凭什么不努力?"正是这样
见贤思齐
的信念,让卢奕彤在科创的路上一直前进。在追逐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日子里,卢奕彤凭借水滴石穿的毅力,百炼成钢,如今的她羽翼渐丰,终将高飞远举。
吾之兴趣,采菊相寻不同于传统观点里"学霸只专注学习"的刻板形象,卢奕彤的爱好很广泛,
跳舞、轮滑、健美操、手语舞都不在话下
。在保证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她也会积极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比赛和活动,紧紧抓住每一个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寸积铢累。 
在别人犹豫的时候,卢奕彤就快人一步,找准了自己想要做的。"大一刚来的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对舞蹈感兴趣,所以我一来就加入了舞蹈团。"在迎新晚会上,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所有的灯光汇集于此,所有的目光也聚焦于此。对舞蹈的热爱是她站在舞台上的原因,这一站便是三年,入学后,卢奕彤从未缺席校级迎新晚会。"明年应该也会继续吧。"在舞蹈团需要她的时候,她永远是那个可以站出来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热爱,也会为了所热爱的而拼尽全力,无怨亦无悔。
志存高远,斗志昂扬 
卢奕彤大一下学期参加了"文化惠民·艺心助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从来没见过这种茅房,他们生活的地方很差,但是学校里什么都有。"舞蹈室、乐器室、绘画室……孩子们在舞台上向卢奕彤展示着自己,这一切都让她倍感自豪和温暖——在贫穷的地方,国家坚定地站在孩子们的背后,坚持为培养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
说起未来的理想和生活,卢奕彤的眼里盛满了光,这个温婉的岭南女子,立志为社会做出贡献。她希望学有所用,报效祖国,真正做到将个人融入时代中。"我不希望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希望能去各地走访,哪怕恶劣的环境也可以,
看到自己学到的东西能够把‘沙丘’变‘绿洲’,这就是我的理想
。" 
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了目之所及的世界。唯有勇攀高峰,览尽众山,才能知晓何处风景最悦你心。卢奕彤,一个坚定信念、一往无前的攀登者,站在
长安大学
的起点上,脚踏实地而又仰望星空,"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延伸阅读: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栉风沐雨走过了将近70个年头。前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西安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和应用化学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经先后两次合并,于2003年6月组建的。为更加真实的反映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2019年底,学院正式更名为水利与环境学院。学院设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为
"国家一流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及"陕西省名牌专业"
。 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教授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10余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89人,拥有多个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 
多年来,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长期致力于服务国家、地方的水利与生态环境建设,在
陕西省山川秀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西安市"八水润长安"水系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监测、河流水质评估、秦岭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
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关键技术保障。近几年,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肯定,在省市相关单位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先后获批成立了西安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
和西安市河湖长学院
,更高效地发挥着服务地区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功能,并且作为陕西黄河科学研究院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号:长安大学招生就业处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官网、官微,长安大学团委,长安大学本科招生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