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金公司成立条件(基金公司成立条件)

发行市场降温,就连新能源赛道也熄火。2月12日,中银国际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新能源电池ETF基金未能满足备案条件,所以基金合同无法生效。资料显示,这也是虎年开年以来,第一只发行失败的基金产品。
公告显示,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于2021年11月12日开始募集,但一直截止2022年2月11日,基金的募集期限届满,基金未能达到成立条件,也就是份额不足两亿元,所以宣告失败。而从资料来看,该基金是于去年5月12日获批,根据相关监管规定,新基金获批之后最迟6个月内启动发行,而该基金的首发日期时间为11月12日,可以说是到了最迟发行期期限。
不过,年初市场行情低迷,新基金发行最长募集期不能超3个月,该只ETF在发行期满依旧未能满足成立备案条件,只能以发行失败告终。
其实,就从今年来看,新基金发行市场确实遭遇寒流。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开年首月,共有148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仅1188.20亿元,平均发行规模仅8.02亿份,这也创下新基金发行23个月以来的新低。
就在2021年1月份,当月共有122只新基金成立,发行总规模接近5000亿元,单只基金平均规模超过40亿元,爆款、一日售罄、按比例配售等火爆状况比比皆是,单是首发募集规模超过百亿的基金数量,就达到40只。两厢对比,基金发行降幅明显。
从新发基金认购户数方面,同样可以看到基金发行的“寒意”。以2月11日成立的招商裕华混合为例,该基金的成立规模为2.14亿元,认购总户数仅为332户。成立于1月25日的国投瑞银安泰混合,首募规模为2.27亿元,认购总户数则仅为227户。
与此同时,新发基金的惨淡,基金延长募集期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某中证龙头企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自2021年12月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2年1月27日。为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该基金公司决定将基金募集期延长至2022年2月18日。
数据显示,2022年开年以来,已有48只基金在获批长达170天以上才推向市场,与此同时,当前市场也出现单家公募9只新基金同时在售的局面,在历史上都较为罕见。
来源: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