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依的儿叫什么名字有小名吗(黄圣依的昵称叫什么)

新清福建网络报道【作者:林智 文/图】6月2日讯,1983年的最后一天,邓传理在专门为孩子写的日记里记录下这么一笔:
“今天开始,邓邓会独自站立,这个动作是突然的。
在此之前,她仅仅会扶着东西行走。
独立站立可以说是能独立行走的准备。
她仅10个月学会这个动作,比书上的记录要早。”
字里行间,是这位《新民晚报》的编辑对自己初生孩子的殷切之情。

这位小名“邓邓”的孩子就是黄圣依。
黄圣依家学渊源,父祖辈皆是高级知识分子。家人对她的期望也是顺利读书,成为知识分子,像父母一样成为令人尊敬的读书人。这也是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对孩子最顺理成章也最容易做的人生规划。

一切似乎按照父母期盼的逻辑进展。
邓邓高中进入上海著名的中学——上海交大附中就读,今后书能“一路读下去”。岔路出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彼时,邓邓因为参加主持人大赛获奖,在电视台兼职,算是半只脚踏进文艺圈。新世界的大门为她打开,这个五彩斑斓的圈子让年少的她惊奇,她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据说,上海的父母很少愿意孩子在上海之外的地方就读大学。战地记者周轶君回忆当初她参加高考,全班只有她一人考到北京,其他同学都留在上海,父母为此难过许久。如今,从小精心培养的邓邓不仅要离开上海,而且
将来还可能从事一份不是朝九晚五的“正式”工作,可想而知父母的震惊和难过。
邓邓的父母当年未必看到过龙应台这句话,但,为人父母之心,天下皆然。

尽管有违父母的期许,但此后,父母依然选择目送孩子背影远去,默默祝福。她大红,他们欣然,更为孩子太辛苦身体是否承受得住担心;她被滔天的谩骂裹挟,他们默默执她手和她共同承受所有的羞辱和委屈……他们知道她必须独自抗住风霜雪剑,他们无力为她撑一方雨伞,他们只能用父母之心、父母之爱在孤寒中煨暖她冰冷的面庞,并且:
“希望你顺利到达你要去的地方,到了以后幸福美满”

黄圣依知道父母留恋的眼神一路追随她远行的背影,委屈时她也想返过身让他们给她一个拥抱,以抵御风刀霜剑,但没有,
她一直坚定地循着自己选择的路一往无前。后来,她自己也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
一个安迪,一个安麟。她一下子从被父母温柔目光呵护的孩子转而成为那个为孩子书写日记的妈妈。成为母亲之后,黄圣依便不由自主想起当初父母对自己的教育,那种严密又细腻的教育让她受益匪浅,她身体力行对两个孩子延续父母对自己的爱而理智的教育方式。黄圣依在家里入户显眼处挂上一面白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两个孩子的日常学习安排。九岁的安迪行程满满当当,课程从篮球、高尔夫到数学、脑科学、法语,涵盖了运动、科学和语言。透过白板的文字,感知黄圣依柔柔弱弱的身躯背后的坚韧和坚强,感受到虎妈的力量。

在作为母亲这一条路上,永远没有风和日丽,外界舆论的恶评恰如她在成为明星路上那样如影随形。她和孩子参加亲子真人秀节目,网上恶评铺天盖地,质疑声从未停歇:对于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攻击,成为妈妈后,黄圣依十分淡然笃定:如果批评有理,她乐于接受,并且积极改进;如果只是键盘侠的肆意,那就不将自己宝贵精力浪费在他们身上。她理解这些攻击的出发点,所以宽容他们的行为。
唯一例外是对孩子的攻击伤害,她不能忍受。
这种不知从哪一个方向飞来的对孩子的谩骂,她愤怒至极,努力像老母鸡护鸡仔般护住年幼的孩子,尽力保护他们不受伤害。黄圣依说:“只有在孩子教育上面,我是从零开始。”
老公杨子评价她“当妈妈的心是100分,能力50分”,她并不反驳。她很努力做一个好妈妈,给自己当妈妈打的分是“70分”,其他30分是提升的空间。 
今后,她也会像她的妈妈邓传理那样,目送两个儿子远行,祝福儿子们“希望你顺利到达你要去的地方,到了以后幸福美满”。黄圣依有着对儿子们满满的祝福,今天海鸥君也有要送给大家的祝福。国际六一儿童节,祝福所有的大朋友、中朋友和小朋友:节日快乐!!!
因为“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
6月2日21:20
东南卫视《你好妈妈》迎来
收官之作
和大家聊聊
“70分”妈妈——黄圣依
责任编辑:林智
来源:东南卫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