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称霸顺序
本文目录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课本,对于战国七雄的顺序排列都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按地理位置排序:齐楚秦燕赵魏韩,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上中下,略早期的历史课本是那么教的,说这个顺序的同学都暴露年龄了。
按被灭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秦,也就是前面答案说的喊赵薇出演齐秦,现在全国老师也都是那么教这个记忆诀窍的。
民间还有那么一种排序,是按战国最初期国力:魏齐秦赵楚燕韩。当然,这个排名可能略有争议,但战国早期,魏最强,齐秦其后,赵楚次之,燕韩最弱,这是大致公认的。
12月8日,更新答案
题主提出的,他的所学历史书上,关于七国的排序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其实是按照各国的建国时间排的。
齐国是最先分封的,西周统一天下后,周武王第一个就封姜尚于营丘,国号为齐。
之后是楚燕,他们都是仅次于齐国的较早一批受封的国家。不过讲道理的话,燕国建国略早于楚国。楚人首领鬻熊跟随周武王扫灭了商之后,被封了楚地,但是正式建国是在周成王时期,由他儿子受领的。——而燕国是在周武王时就建国了。严格按建国时间来看,燕国应该排前。
然后是三晋,周成王时期,封叔虞于唐,他儿子燮父即位后改国号为晋。三家分晋后,周武烈王承认三家诸侯地位。所以,三晋的整体排名是继承了当时唐国的建国时间。
至于韩赵魏三国的内部排序,是按被秦扫灭的顺序来排的,三国同时成立,先后难以确定,排名就只能用灭国时间。
最后是秦国,一直要等到周王室东迁的时候,才由周孝王分封,属于诸侯中后起的暴发户。
在历史书上,按照建国时间排序,个人认为更讲的过去。
1、春秋战国是历史上东周的两个时期,是前后顺序,先春秋后战国。
2、春秋时期,共有五个国家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实际称霸的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随着战争和吞并,最后剩下七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
4、战国七雄灭亡时间: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公元前229年,赵国灭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5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5、楼主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七国称霸时间,答案应该包含在上述四条之中。
中国朝代 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 玄汉 、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 吴越 、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部分朝代处于同朝并立,如五代十国, 魏晋南北朝 等。
春秋五霸采用《史记索隐》说法,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称霸顺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宋襄公—春秋大义: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晋文公—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秦穆公—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楚庄王—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的称霸顺序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国先后崛起,称霸一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率先崛起,成为七雄之中的第一雄。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直逼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救援赵国。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逼退魏军,在桂陵大败魏军。
扩展资料
史家指出,春秋时代诸侯演变为战国七雄,是“城邦国家”向“领土国家”的发展,旧有的都市国家已失去独立性。战国七雄的对立,类似西方历史上罗马帝国与古埃及、叙利亚、埃及等对峙的情况。到领土国家统一起来,就形成秦汉帝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称霸顺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92fl.cn/post/256432.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