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哪首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哪首诗
塞下曲
唐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典故
“楼兰”是唐诗中的一个“梗”。
李白说: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杜甫说: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岑参说: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王昌龄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张仲素说: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翁绶说: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
楼兰,是汉朝之时的一个西域古国,国人是印欧人种,说吐火罗语。楼兰古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曾是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国都楼兰城位于我国国新疆罗布泊的西北岸。
公元前77年,汉使傅介子斩杀楼兰国王,传首长安,并将楼兰更名为鄯善国,从此楼兰向汉朝称臣。
汉亡之后,楼兰一度十分强大,是西域七大强国之一。
公元448年,北魏攻入西域,灭鄯善国(楼兰)。至此,延续了600余年的楼兰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风烟中。
所以,唐朝之时并没有楼兰国。但大唐,处处以汉朝自喻,而斩楼兰也就变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帝国向西域的征战。
斩楼兰,代表的是昔日的荣耀;
斩楼兰,代表的是开疆拓土和建功立业;
斩楼兰,代表的是天下兴亡的责任;
斩楼兰,代表了帝国的危机意识。
斩楼兰,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大唐的王朝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