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怎么看」内径千分尺怎么看
本文目录
千分卡尺的读数分为两部分,主科度和可动刻度。
1、先读固定刻度,再读半刻度,如果固定刻度中的半刻度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这是主科度的读数。
2、然后再读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
3、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
扩展资料:
螺旋测微器原理: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
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
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读数方法: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
5、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bai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
扩展资料:
螺旋测微器长度可精确到0.01毫米,量程可精确到几厘米。部分加工成螺距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旋转时,会向前或向后移动,活动套管C与螺杆连为一体。它的周围被分成50个隔间。
螺钉的整体旋度由固定壳体上间隔0.5mm的凹槽测量,小于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壳体周围的凹槽测量。最终的测量结果需要用一个小数点来计算。
螺旋千分尺分为机械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
1、机械测微计。
如标准外径千分尺。千分尺是一种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进行长度测量的通用测长工具。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申请了外径千分尺的专利。美国人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的外径和金属片的厚度。
千分尺有很多种。千分尺可以通过改变测量表面和尺架的形状来制作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测量内径、螺纹直径、齿轮公法线或千分尺的深度。
2、电子测微计
如外径千分尺的数量。该测量系统又称数字显示千分尺,采用了光栅测量技术和集成电路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了电子千分尺,用于测量外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螺旋测微器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1、从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线读出工件的毫米整数和半毫米整数。
2、从微分筒上由固定套筒纵向线对准的刻数读出工件的小数部分(百分之几毫米),不足一格数(千分之几毫米),可用估算读法确定。
3、将两次读数相加就是工件的测量尺寸。
简单来说就是: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
千分尺固定套筒刻度(横着的读数)第二行是每格1毫米,上面第一行是每毫米的中间线,微分筒刻度(圆圈上的读数)一圈是0.5毫米,一圈正好是50个小格,每小格是1丝,0.5毫米=50丝。
扩展资料:
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尺寸的精密量具,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1mm。按照测量范围可以分为0~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等多种。虽然千分尺的规格不同,但每一种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均为25mm。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要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千分尺。
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读取微分筒刻线时直视基准线。如果从某个角度看刻度线,由于视觉误差将不会读取线的正确位置。
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这是我第三次回答千分尺读数的问题,请看如下内容。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主尺(固定)上有一条参考线,线的一侧有0、1、2、3
......mm的刻度线,在另一侧有0.5、1.5、2.5、3.5
......
mm
的刻度线。
圆筒可以主尺上滚动,每滚动一圈,它就在主尺上移动0.5
mm。圆筒边缘有50小格,所以圆筒每滚动过1格,它在主尺上就移动
0.01mm。即千分尺的精度是
0.01
mm
。
当圆筒滚动(以主尺的参考线为准)不足1格时,可把这1格分成10等分,每等分相当于圆筒移动
0.001mm
,所以读数时有三位小数(以
mm
为单位读数)。
需要注意的是,读数时看清楚
0.5、1.5
mm之类的刻度线是否“出来”了,若没有出,则接上述那样读数,若出来了,则再加0.5
才是正确结果。
结果=整数(mm)+小数(mm),整数看主尺,小数看圆筒。
1)先读整数。看微分左边固定套筒上有数字的刻线露出部分是多少,那么它即是测得零件尺寸的整数部分。
2)读小数。看微分筒的哪条刻线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对齐。首先读出该读数,再看半刻度线(0.5mm刻线)是否露出,如果半刻度线没露出来,那么刚才读出的刻线读数即为小数;如果半刻度线露出来了,那么要加上0.5mm作为毫米小数(小数部分)。在读数时要注意,看0.5mm的刻线是否露出来,否则就会少读或多读0.5mm。
3)两次读数相加(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即为千分尺的读数。
图4-10a的读数:固定套筒露出的数值(整数部分)是5mm,微分筒刻线所对齐的数值是0.37mm,0.5mm刻线没露出来,所认读数是5mm+0.37mm=5.37mm。
图4-10b的读数:固定套筒露出的数值是5mm,微分筒刻线所对齐的数值是0.37mm,0.5mm刻线已露出来,所以读数是5mm+0.5mm+0.37mm=5.87mm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千分尺怎么看」内径千分尺怎么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92fl.cn/post/249968.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