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13」踩踏事件
本文目录
增加安全预算
据韩联社7日报道,尹锡悦称:“作为应该保护人民生命和安全的总统,我深感悲伤和痛心。”他接着说:“我向面对难以形容的悲剧的遇难者家属和同样身处痛苦和悲伤的国家表示歉意和慰问。”尹锡悦还敦促韩政府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事故结果,并完善现有的防灾和安全法规,让国家更安全。他还表示,警方防范风险和预防事故的方式需要创新。
尹锡悦表示,将“确保彻底查明这起悲剧的真相,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披露这一过程,不留下任何可疑之处”。他说:“根据调查结果,我将严肃问责责任人。”最近在野党要求立刻撤除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相民、警察厅厅长尹熙根的职务,尹锡悦这一发言传达了“先调查、后问责”的态度。
韩国“edaily”7日报道称,当天在国会针对梨泰院踩踏事故的国政问询中,接受质询的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相民、首尔市长吴世勋等官员都表示心情沉重,但对是否担责均表示要“视调查结果而定”。
韩国总理韩德洙7日在出席国会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全体会议时,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向国民和外国受害者公开道歉。韩德洙称,政府将全力支援每一位逝者家属以及正在接受治疗的伤者,并承诺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外,韩德洙在介绍2023年预算案时称,预算案包含旨在恢复民生、克服经济危机的众多项目。韩国企划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政府明年的安全预算支出将扩大至22.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0亿元),比今年增加1.8%。
警方涉嫌毁灭证据
据韩国《文化日报》7日报道,韩国警察厅特殊调查本部6日以过失致死伤、玩忽职守、毁灭证据等多项嫌疑,正式对龙山区厅长朴熙英、龙山消防署署长崔成范、龙山警察署前署长李仁宰、首尔警察署负责监控情况的警官柳美珍、龙山署情报科长进行立案调查。
韩国《国民日报》报道称,龙山警察署前署长李仁宰曾伪造并虚报自己在事故当晚的行踪。龙山警察署的文件显示,李仁宰是在事故发生5分钟后,即10月29日晚10时20分抵达事故现场附近的。然而,根据韩国警察厅特别监察组的调查结果,李仁宰实际上是在当晚11时5分才抵达梨泰院派出所。
另据《文化日报》报道,龙山警察署情报部门曾在万圣节前制作了与节日活动安全隐患相关的报告文件,但在事发后却将其删除,涉嫌毁灭证据。报道称,目前韩国警方已对首尔警察厅、龙山警察署、龙山区厅、梨泰院地铁站等8处进行扣押搜查,获取证据资料。同时,警方还对事发当晚154名目击者进行了调查取证。警方预计,被立案调查的事故相关责任人还会持续增加。
“有必要进行国政调查”
《韩民族新闻》7日的报道称,针对造成重大伤亡的踩踏事故,不少法律界和政界人士指出,对于包括行政安全部和总统府在内的国家灾难应对体系的全部问题,不能仅靠警方调查。此次惨案中的“行政过失”很明确,国会有必要进行国政调查,重新检查和改善政府灾难应对系统。报道称,在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故(1995年)、加湿器杀菌剂事件(2011年)、“世越”号沉船事故(2014年)等大型灾难事故发生后,国会都进行了国政调查。不过《韩民族新闻》称,国政调查往往会因政治斗争无果而终,或与警方调查重复,效率低下。另据《韩国日报》7日报道,韩国朝野三党国会代表当日进行了是否对踩踏事故进行国政调查的讨论,但最终无果而终。有分析认为,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可能凭借国会多数席位的优势继续推动国政调查进程。
本报上海1月2日讯(记者董少校)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今天凌晨和晚上,上海分两批公布35位遇难者名单,另有1位遇难者身份仍待核实。记者获悉,至少有3名在校大学生遇难。
名单显示,遇难者年龄在12岁至37岁之间,男性11名,女性24名;19岁及以下遇难者有6名,20岁至29岁27名,30岁以上2名;1名遇难者为马来西亚籍。华东师范大学在官方微博确认,该校2名学生在踩踏事件中遇难。 复旦大学 有1名女生在踩踏事件中伤重不治,该校呼吁不要再挖掘她的隐私,让逝者安宁。
据了解,踩踏事件造成49人受伤,较昨天统计增加2人。目前18人已经诊治后离院,31人继续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3人,轻伤18人。
国内近14年来部分踩踏事件
国内近14年来部分踩踏事件 法制晚报讯(记者王选辉实习生张莹)2014年12月31日晚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的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36名遇难者中,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法制晚报》记者据公开报道统计发现,2000年以来,至少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310人受伤。在踩踏失去生命的人们中,多为小孩、学生、女性等在对抗中相对弱势的群体。
这些踩踏事故发生后,公开报道显示,已经有46人被免职、撤职、停职等,7人移送司法机关,多人被判玩忽职守罪、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14年来发生15起 140人丧生
昨日,不少市民自发来到外滩陈毅广场,悼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媒体舆论、民众、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反思这场悲剧的发生。
《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过去十几年里,经过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已经至少有15例,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
像上海这种国内一线城市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踩踏事故,必然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10年前,这一幕也在北京发生过。
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中,因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的特大恶性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
37人死亡,也是2000年以来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中最大的死亡人数。
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并不全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师王起全等人在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中表示,经他们统计,2000年至2006年间,国内外大型活动中发生85起踩踏事故,造成4026人死亡,7513人受伤,平均每起踩踏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7人,受伤人数约为88人,平均每起事故都达到了我国规定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级别。
校园内高发 女性、学生易受伤
女性在踩踏事件中,死亡人数所占比例远高于男性。在上海外滩死亡的36名遇难者中,已知男性10名、女性25名,已查明身份的有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
49名伤者中,除7人因轻微伤离院外,其余40余人全部在医院治疗,39人已查明身份。伤员以年轻人为主,男12人,女28人,其中重伤13人,轻伤27人,重伤员未脱离生命危险,多人仍处昏迷状态。
而学校一直是踩踏事故的高发地。《法制晚报》盘点的15起踩踏事故中,10起是在学校中发生的。
校园内的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楼道里。2014年7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事故原因为学生在通过临时放置于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的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引发下楼学生相互叠加挤压,导致学生严重伤亡。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校频出校园踩踏事故,以下案例以血的教训警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典型案例】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学生下晚自习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不知是谁趁机大喊:“鬼来了!”听到喊声,学生们都跟着大喊“鬼来了”。楼道一片漆黑,大家都争着向楼下奔跑,唯恐落在后面。突然前面有同学摔倒了,不知就里的后面同学仍跟着冲下来,并踩在倒下同学的身上,接着又有同学倒下、踩踏,现场惨叫不断,但后面的同学仍不断地向楼下奔跑,现场一片混乱。这次踩踏事件,造成了7名同学被踩死,5人重伤、13人轻伤的严重后果
【相关事件】
· 2006年10月16日上午9时30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 2007年28日上午9时50分左右,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的一、二、三年级部分男生到教学楼二楼上厕所,当时有50多名学生拥挤在厕所门口。有一名学生大叫“我的鞋子掉到厕所里了”后,在厕所里和围在厕所附近的学生,有的向前挤,有的往后退,在学生的相互推搡中,有一名男生被挤倒在地,造成多名男生也纷纷摔倒,发生踩踏。造成2名重伤,15名轻伤。
·2006年12月25日电12月22日中午,永年县第一实验学校中午放学时,位于三楼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蜂拥而出。当回家心切的学生涌向楼梯口时,惨剧发生了:一名9岁女生不慎摔倒,随后被拥挤而下的同学压在地上。当这名女生被闻讯赶来的老师救起时,早已不省人事。另有两名学生眼和脸部不同程度受伤,后这名女生也被及时送往永年县第一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 2008年12月2日上午8时左右,尉氏县实验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当时学生正集体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一名学生由三楼下二楼时不慎摔倒,并将前边的学生砸倒,后边的数十名学生没有收住脚则被绊倒在楼梯上,造成 7名小学生受伤。
【案例的启示】
针对以上案例,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上述事故中充分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狠抓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切实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强化对学生上操集合、放学疏散等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强化责任追究。要把今年以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一所中小学校,严防楼梯间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肃纪律,对于因学校管理不善造成学生事故的,特别是由于楼梯间拥挤踩踏、学校建筑物倒塌等事故造成学生重大伤亡的,一定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同时,就以上事件联系我校实际,对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深深敲响了警钟,我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大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四千多人,其中小学生一千二百名左右全部集中于一栋三层楼高的双面教学楼,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学校教育方案】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防范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要利用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校如何避险自护。
2、加强《校园安全教师护导制度》的落实,做到校园安全全面监督,保证每个值班岗位人人在岗。
3、组织各类大型活动学生上下楼梯保证行走纪律,不许胡乱喊叫,教师楼道、楼梯口护导保证安全。
4、 加强遇险后的紧急求救知识讲解,并利用班会课开展模拟演练。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学生的教育,一定会避免灾难的发生,或最大程度的减轻灾难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近日国际上面发生了一次球迷为板球比赛门票的踩踏事件,引发各国的关注。此次是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板球比赛将要举行。而两地之间的比赛门票让印度许多球迷十分疯狂。据印度警方表示,当天现场人群十分混乱大概有上千名印度球迷在此聚集。
在9月22日的时候,上千名印度球迷在海得拉巴售票柜前等待球票开售。此次印度与澳大利亚的球赛十分紧张,毕竟两地都在为T20比赛做着准备。而印度球迷更是狂热,都想抢到球票进行第一时间的观看。当天印度将近上千名球迷在现场进行排队抢购,而印度警方也对此次抢购事件十分重视。
据印度当地警方表示,当时因为几人发生争执让许多人群开始失去秩序。本身印度的管理和素质就不是很高,而现场发生了秩序的混乱也给许多印度人造成钻空子的心理。很多人都开始无视队伍的秩序,想要插队到前面购买票。而一个人出现这种心理,整个队伍都开始出现混乱。现场上千名群众开始拥挤推搡,甚至在拥挤的过程中发生踩踏现象。印度当地警方也立马进行阻止,警方纷纷拿警棍对当地人民进行威胁和驱散。但是实在是人群数量过大,当地警方完全控制不住现场的局面。经过很久的现场秩序维持,警方才渐渐将局面稳定下来。
最后还是出现了人员受伤的情况,因为人群拥挤发生踩踏现象造成20人被送往医院治疗。印度官方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出公告此次踩踏事件,此次踩踏造成了7人重伤剩下13名人员并没有受到很严重的伤害。也在官方网上表示,希望球迷能够正常有序支持印度球赛,不要过于激动发生任何混乱现象造成人员伤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踩踏13」踩踏事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92fl.cn/post/265343.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