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极拳整劲秘诀,以及太极拳整劲怎么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太极拳周身的整劲
- 2、太极拳发劲的方法
- 3、太极拳点劲训练方法
- 4、太极八劲穴位内动练法
太极拳周身的整劲
周身横劲为先天之横,太极称为周身掤劲,练内家拳即可得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极,可护体,兼以虚实虚灵之用,即变成极善沾粘。吞吐以胸腰,进退以步,此即善化善护之功。气动即轫,指相互间之运动,即使不动,敌人快速打来,碰着身间架骨棱,亦如中铁骨铁壁,周身亦如皮革(高者),若以此轫劲拳掌臂足,挥向刺向敌手,稍近即可伤之。
太极拳的整劲是指通过系统训练整合全身力量,形成肢体协同发力的技术体系。核心特点:内外合一:整劲不仅强调外在肢体的协调运动,更注重内在气息、意念与外在动作的统一。通过练习,使身体内外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效果。
腰胯在太极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全身运动的核心枢纽。无论是练习太极拳还是其他内家拳法,力量的产生和传递都离不开腰胯的协调运作。习拳时,力自脚下生,通过腰胯传递至肩背,最终汇聚于拳掌,这便是全身整劲的体现。若仅局限于手臂等局部力量,则难以达到太极拳的精髓。
全身整劲的模块化训练:太极拳点劲的训练还需要注重全身整劲的模块化训练,如九宫点位法。这种方法将身体分为多个能量节点,每次定势选择几个节点进行“松-紧”脉冲训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全身各部位在动作中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劲力。
注重根节传导:太极拳的整劲是周身协调、节节贯穿的混元之力。在发力时,要注意从根节(脚、腿、胯)开始,通过中节(腰、背、肩)传导,最终由梢节(肘、腕、手)释放。要避免让梢节成为发力主体,而要让根节像“发动机”一样驱动整劲的产生。
太极拳发劲的方法
太极拳的六种发劲方法如下:弹抖力:要求蓄力时放松自然,周身相合,在发力一瞬间,拳犹如火星灼皮肤,猝然一惊,冷弹而出,干脆有力。螺旋劲:是指躯干的公转和手掌小臂的移动形成的自转。在螺旋缠丝时,肘是下垂状态。小臂和手打开时,要滚摆打开,肘下垂。
弹抖力 蓄力时需周身放松,蓄势待发。发力瞬间,如火星爆发,力道干脆有力。 螺旋劲 由躯干的公转与手臂的自转共同形成。缠丝时,肘部自然下垂,小臂及手部展开时,应顺畅滚摆。 腰胯劲 通过两胯的转动实现重心的转移,虚实互换。旋转时两胯不可越界,身体旋转下沉时,侧转角度不超过45度。
太极拳的发劲首先强调松沉,即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身体的放松和下沉感。通过放松肌肉和关节,使身体能够灵活运转,并在需要时迅速绷紧发出劲力。身肢配合 发劲时,需要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从脚到腿,再到腰、背、肩、臂、手,各个环节都要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太极拳点劲训练方法
太极拳点劲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意念控制:太极拳的劲力训练强调“用意不用力”。在练习时,要学会通过意念控制劲力的大小和发放。初学者意念点不宜放得太远,可以放在手腕和手掌上,通过意念外放来引导和调控劲力的流动。刚落点操作:太极拳点劲的训练要注重“刚落点”,即在每个动作定势瞬间将内劲凝聚于肢体末梢。
有了整劲,再求松,由松入柔,方能得混元一体的太极劲。松是太极拳的方法,不是目的。也是太极拳训练到了高级阶段必须训练的法门,近代以来的太极拳名家在松上悟出了太极拳的真功,推崇至极。而现代人学拳一上来就练松,结果“松”的一塌糊涂。没有方,哪来的圆,没有紧,哪来的松。
打太极拳练出腿劲可通过以下方法:站桩固根:每天坚持扎20分钟马步。双脚打开比肩膀宽一拳,脚尖微微内扣;膝盖不超过脚尖,胯往后坐,如同屁股下有虚凳子;脊梁骨挺直。新手先找到膝盖不较劲的临界点,练到大腿前侧微微发颤、脚底发烫即可。呼吸要自然,站完后拍打小腿肚子。
有些人在走太极拳的四正劲:棚、捋、挤、按的时候会用螺旋缠丝劲,但是在走太极拳的四偶劲:采、列、肘、靠的时候,亦即进攻打击对方的时候,却不会走螺旋缠丝劲了,这样你打出劲点还是缺少了太极拳的味道。
传统陈式太极拳套路常用动作中的发劲来体现它的刚柔相济,我们对这些发劲动作通常的要求是:要有整体感、有穿透力,如金驹抖毛,干净利索。如果要做到这些,你发出的力则必须要有劲点。
太极八劲穴位内动练法
太极八劲穴位内动练法主要包括对掤劲的练习。掤劲的练法关键点:命门穴与环跳穴的配合:在出手向前掤时,内动意念命门穴要合住前腿侧的环跳穴向后腿侧腰胯下方深沉地牵拉,即向后脚心涌泉穴位置牵拉。
要做到内劲通达涌泉穴,首先要做到在练拳时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要严格按照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做。比方说沉肩坠肘,虚领顶劲,屈膝松胯,这些基本要求,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要达到每个动作都符合要求就更难,只有耐心体会,慢慢琢磨才能有所得。
有点死打活之法,有引进落空之法。点、拿、抓、打,阴阳不分,各有奥妙。 点穴分为四季,即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每到一季节,把敌人引进一方去点,自有点穴道之法。 本门明知点穴之法 苦练点穴之功,无功不为点穴之大成也。练点穴之功,得点穴之功。练太极指之功法,各家不一,乃为内外结合练也。
杨式太极府内派点穴法共有二十四种手法,七十二个变化,分为点、打、拿三种形式,点穴时多用指,打穴时多用掌、肘,拿则包含了掐筋、拿脉、节经、闭穴、反关节等。点、打、拿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在实际应用中变化无穷。 人体共有108个穴位,其中36个为死穴,更有8个穴可使人立时毙命。